您现在的位置:零部件网>技术首页>

特色农机创新“十一五”武汉农业机械化发展思路

2006
11-01

13:23:56

分享:
263
来源:
刚刚由市政府审议通过的武汉市农机化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了本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五项主要任务,与“十五”规划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些任务再不是以前的简单的粮、棉、油生产机械了,而是每项任务都体现出武汉农业的优势与特色,笔者以为,紧紧围绕武汉农业产业发展的特点,依靠发展特色农机来创新“十一五”农业机械化发展思路,才能不断开创武汉市农机化工作新局面。
    武汉市农机化发展“十一五”规划的五项具体任务是:
    1、蔬菜生产机械化
    蔬菜是武汉市农业产业的发展重点,围绕蔬菜产业“九大板块”和“六大优势品种”“全面提高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
    1) 无公害蔬菜生产机械化。在东西湖区惠安长廓10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新洲区双柳10万亩加工蔬菜产业园、蔡甸区张湾和汉南邓家口5万亩绿色食品基地,重点增加微耕机1000台、大型拖拉机50台、中型拖拉机50台、小型拖拉机50台、各类播种机1500台、超低量植保机5000台、船式喷灌机2000台。推广微滴灌面积3000亩,建设小型冷库10个,购置冷藏车20辆。在正规化蔬菜生产基地广泛应用机械化起垄、铺膜、开沟、秸秆还田等农机化新技术。通过五年时间,使上述基地耕作机械化立平提高80%以上,加大超大集团、如意集团等的支持力度,引进高性能、智能化的多功能蔬菜播种机、移栽机、全自动嫁接机、鲜毛豆采摘机等机械,提高蔬菜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水平。推广应用蔬菜切碎机、小型真空包装机等机械,提高蔬菜加工水平。
    2) 莲藕生产机械化。以蔡甸、东西湖等区20万亩莲藕生产基地为重点,推广1000台机耕船等机械,全面推进耕整、施肥、喷药、排灌、除草等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作业。积极引进、开发莲藕掘取机,从而降低挖藕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通过发展机械化装备,开展莲藕机械清洗、分级、包装、运输等各项服务。
    3) 芦笋、藠头生产机械化。黄陂的蔡店、姚集等乡镇,芦笋种植面积2万亩,如意集团在东西湖区新开发800亩的大棚芦笋,江夏区的舒安、安山等乡镇,藠头规划种植面积5万亩。芦笋、藠头是近几年快速发展起来的绿色农产品,也是武汉市重点出口创汇农产品之一。由于藠头生产机械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制约了其产业化发展。芦笋、藠头生产机械化主要突破翻耕、抽槽和收获等环节,引进推广抽槽机30台、中型拖拉机50台、小型拖拉机300台,积极引进、开发藠头收获机械,突破机械化发展瓶颈,推动产业化发展。
    4) 其他特色蔬菜生产机械化。洪山区青菱乡和江夏区金口5万亩蔬菜长廓、黄陂区姚集等乡镇3万亩佐料菜基地,洪山区洪山乡等乡镇和江夏区流芳街5万亩红菜苔基地,东西湖、黄陂等区3万亩快生菜基地,推广微耕机1000台、中型拖拉机50台、小型拖拉机500台、船式喷灌机500台、超低量植保机动1000台。建立小型冷库10座、购置冷藏运输车15台。
   2、畜牧业机械化
    畜牧业是武汉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在畜牧业中重点是发展奶业、家禽机械化,推进畜禽养殖基地建设。
    1) 推广牧草种植机械化技术。在蔡甸区洪北和东西湖区兴建机械化牧草和和饲料生产基地,实现耕整、条播、收获、粉碎与青贮等环节机械化作业,并向全市其它牧草生产基地扩展,实现机械化生产规模5000亩。
    2) 重点围绕4万头奶牛和1亿只家畜生产,重点发展管道式挤奶机25台、青饮料收割机30台、青饮料切碎机100台、自动喂料机3000台、手推式喂料机动1万台、搅拌喂料机10台、饮料微贮设备20台套、小型饲料加工机械30台套、刮粪机1.2万台\粪便烘干机100台\粪便装袋机100台、高压冲洗机械1000台套。
    3、水产机械化
    全市共有精养鱼池40万亩,对3000亩以上的20万亩连片精养鱼池,全面实施增氧机、投饵机、清淤机等“三机”配套,推广鲜活水产品运输机械化技术,推进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并逐步实行无公害化生产。对其他规模的20万亩精养鱼池,逐步推进增氧机投饵机等“三机”配套。全市发展增氧机31800台、自动投饵机25600台、清淤机2000台、保鲜运输车50辆。
    4、稻生产机械化
    武汉市水稻主要集中在黄陂、新洲、江夏和蔡甸等四个区,东西湖、汉南和洪山也有一定种植面积,全市常年种植面积256万亩,涉及60万农户。以中排粮油、桂子米业等企业为,重点推进中稻、一季稻、特种稻全程生产机械化。
    1) 耕整机械化。在水稻产区要求耕整机械化水平由75%提高到95%,增加大型拖拉机100台、机耕船300台、微耕机800台、小型拖拉机300台、水田耕整机1000台。
    2) 插秧机械化。大力推广机械化育秧和插秧技术,切实提高机械插秧水平,在2005年机插面积5000亩的基础上,力争建设50个育秧工厂、新增乘坐式插秧150台、手扶式插秧机1600台,到2010年全市水稻机插面积达到50%以上。
    3) 收获机械化。全市现有联合收割机412台,水稻机械收获水平达到25%,计划到2010年提高到80%以上,增加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150台、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250台。
    5、 经济作物机械化
    1) 油菜生产机械化。在新洲、黄陂、江夏和蔡甸等区油菜规划种植面积100万亩,涉及50万农户,油菜要基本实现区域化、基地化和规模化生产,必须提高机械化水平,重点发展中型拖拉机100台,小型拖拉机500台、微耕机700台、种类播种机(移栽机)600台、油菜联合收割机150台。引进油菜烘干等新型机械。
    2) 冷食瓜生产机械化。全市规划面积30万亩冷食瓜基地,分布在江夏、蔡甸、新洲、黄陂、东西湖和汉南区。着力提高冷食瓜基地耕作机械化水平,推广微耕机500台、小型拖拉机500台,增加开沟、施肥、起垄、铺膜等作业功能。在蔡甸区洪北推广滴灌面积1000亩。
    3) 鲜食杂粮和豆类生产机械化。鲜食玉米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汉南区,规划面积10万亩。鲜食花生生产基地分布在黄陂区塔耳、李集、木兰、三里桥,蔡甸区索河,江夏区山坡、湖泗等乡镇,规划面积5万亩。鲜食红薯生产基地分布在江夏区乌龙泉、五里界、湖泗,黄陂区王家河,蔡甸区柏林等乡镇,规划面积5万亩。鲜食豆类生产基地集中在近郊,种植面积20万亩,围绕上述产业基地,增加大型拖拉机100台、中型拖拉机50台,配备耕整、开沟、播种、施肥、秸秆还田等机械;增加微耕机1000台,配备旋耕、开沟、起垄、铺膜等机械。
    4) 食用菌生产机械化。到2010年,全市食用菌生产达到草腐菌1500万平方米,木腐菌1000万袋,鲜菇产量15万吨。食用菌生产机械化主要推广粉碎机100台、搅拌机100台、拦料装袋机50台,喷雾带40万米。
    5) 茶叶生产机械化。在江夏、黄陂、新洲以及洪山、蔡甸等区,茶叶规划种植面积10万亩。目前茶叶生产机械化水平很低,重点增加微耕机1000台、采茶机1000台、揉捻机600台、理条机600台、茶叶烘干机100台。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37230772@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百分零部件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百分零部件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百分零部件网,https://www.100lb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QQ联系

咨询中心
客服帮您轻松解决~

联系电话

参展咨询0571-81020275会议咨询0571-81020275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