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零部件网>技术首页>

山东出台创新规划主攻技术装备

2006
10-12

11:01:06

分享:
195
来源:
为进一步完善山东省的技术创新体系,山东省近日出台了《"十一五"企业技术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寻求技术装备上的创新与突破以及积极推进配套技术装备创新的四个重点,将成为山东工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所在。

    创新体系亟待完善

    据悉,《规划》是山东省在"十五"技术创新基础上的再延伸。"十五"期间,山东省重点围绕数控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洁净煤技术、建材机械、橡塑机械等八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性、整体性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累计完成重大引进技术消化创新项目260多项,重大装备国产化项目40项,形成了大氮肥国产化、管线钢和板坯连铸、合成树脂等一批技术水平高、附加值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大项目,培植了MDI、高精细荫罩、清梳联合机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但是,从总体上来看,该省技术创新体系仍有许多地方亟待完善,如资金投入少、产业结构层次低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与核心技术缺乏的矛盾突出;对技术创新重视不够、服务滞后;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比重低等,而这些问题都是《规划》所要重点解决的。

    技术装备创新是关键

    从山东省《规划》中可以看出,寻求技术装备上的创新与突破成为山东工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所在。

    "十一五"期间,该省工业发展的目标是:主要行业65%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水平,其中30%达到*水平;培育行业技术中心15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50家,*技术中心5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中心30家。

    据了解,为提高行业整体装备水平,山东省今后将组织实施两项重大技术装备创新项目:一是海洋工程、海洋化工及其装备。重点研究开发海洋深水石油开发大型工程设备、新型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装备、7000米深海资源开发成套装备、低成本海水淡化工艺及装备和海洋化工产品的精细加工、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装备等。

    二是新一代流程工业成套技术与装备。以深加工、能源转换、废弃物资源化为目标,重点研究开发石油炼化、石油化工、煤化工和建材等流程工业成套技术与装备。石油化工包括百万吨级蒸汽裂解制乙烯成套装备、百万吨级重质油原料生产乙烯与丙烯成套装备和大型裂解炉、大型压缩机等设备。煤化工包括煤气化、液化及以煤为原材料的大型甲醇及二甲醚合成成套设备、分段加热超高炭化室特大型焦炉关键装备、大型合成纤维单体及聚合物生产成套装置。建材包括熟料新型干法成套技术与装备,新型墙体、保温、防水、密封等绿色和节能型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生产装备,大面积功能薄膜的浮法在线制备技术,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装备等。

    积极推进配套装备创新

    与此同时,为提升大型技术装备配套能力,山东省还将以能源、运输、成套装备及配套等为重点,积极推进配套技术装备创新。

    ---在新型清洁发电成套设备研发上,重点研究开发新型环保能源发电设备、清洁煤燃烧发电设备、重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设备、煤炭气化多联产系统及关键技术、大型坑口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设备、大型空内冷火电机组成套设备等。

    ---在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制造上,重点研究开发750kV以上交流输电设备和500kV以上直流输变电设备,包括超大容量变压器、超高压大电流光控/电控晶闸管、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以及智能变配电系统、分散分布式变电站高压保护系统,特高压设备测试技术及设备,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

    ---在高新优船舶及配套设备上,重点研究集装箱船、海洋工程船、散货船及配套设备和原材料,开发重型运输车辆、大型工程车辆、新能源汽车和车辆,突出材料、工艺和装备一体化技术及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开发符合欧Ⅲ、欧Ⅳ标准的低排放发动机等配套产品。

    ---在大型机械成套装备及配套设备研发上,重点研究开发年产600万吨综采成套装备,塑料机械等新型设备,在提高精密、稳定性能基础上,突出设备的自动化、数字化、测控一体化、成套化水平等.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37230772@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百分零部件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百分零部件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百分零部件网,https://www.100lb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QQ联系

咨询中心
客服帮您轻松解决~

联系电话

参展咨询0571-81020275会议咨询0571-81020275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